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海峡两岸 > 大陆传真

高强回应财政预算报告三大疑问:让纳税人钱花得更透明

日期:2010-03-11 12:29    来源:
字号:   默认      超大
分享:

    如何让纳税人的钱花得更透明——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强回应财政预算报告三大疑问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 题:如何让纳税人的钱花得更透明——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强回应财政预算报告三大疑问

    新华社记者邹伟、谭浩

    在全国两会上,2010年财政预算报告已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围绕着这本国家“大账”,在3月10日的全国人大新闻采访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详细解答了公众关心的几大焦点问题。

    预算报告审议为何遭遇“冷场”?

    “记得20年前,我在财政部当预算司长的时候,每年提交的表格只有3、4页纸,但现在是将近1尺厚的资料,代表充分翻阅这些资料有一定的困难。”新闻采访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强如是回应记者的提问。

    连日来,记者发现,代表们对预算草案报告和去年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议积极性并不高,预算审议报告在各个代表团都不同程度地遭遇到“冷场”。

    “我们阅读讨论预算的时间少了点,我是没看完的,只能大致上看几个数字。”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坦言,两会这几天时间,要把预算报告都读懂,时间是不够的;另外,报告专业性也很强,一般代表要读懂恐怕很困难。

    “如果有一个口头报告,大家可能会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侯欣一紧急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恢复财政部长向全国人大报告年度预算草案的制度。

    对此,高强做出了专门的解答:“希望恢复财政部长在会议上作报告这个问题,涉及到程序的改变,需要进行一定的研究才能做出决策。”他坦承,这几年为了细化预算,财政部准备的有关预算的资料越来越多。为了让代表有效地审查预算,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今年也做了一些改进,向人民代表提供一些有关预算的参阅资料。

    “但是这还不够,如何帮助人民代表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预算安排的情况,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高强说。
 
    为何“三公”支出至今难公开?

    “为什么现在政府难以公开‘三公’支出呢?在于基础工作不到位。”在解答包括“公车消费、公费出国、公务接待费”等预算信息未能公开的问题时,高强这样表示。

    在预算信息公开这方面,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探索。2009年,广州市在网上公开了114个政府部门的2009年部门预算。

    “其实我觉得没什么,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政府早就应该做到这点。”高强说,即便是广州市公开了部门预算,实际上还有很多大家想了解到的情况了解不到。

    “为什么这么说?这不仅取决于政府部门有一个公开的意识,还要做很多基础性的工作,具备公开的条件。”高强进一步解释说,现在财政预算科目还细不到每一项的支出,政府支出中的“购置费支出”范围很广,既包括汽车,也包括桌椅板凳、办公用品、电脑、纸张等。这是今后要进一步细化预算科目、进一步明确预算支出统计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我也可以坦率地告诉大家,今年即便公开了,也达不到大家要求的那么细。”高强在回应中也表明了有关部门的努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审查预算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求在明年向人大报告预算时,要报告政府的基本建设情况和政府行政开支情况。正在修改的预算法中,我们也明确地提出预算公开的要求,即政府编制的预算、调整预算、决算、部门预算,经过批准后,都要向社会公开。”(责任编辑:王苗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