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新闻 > 中央动态

台盟中央召开纪念台湾人民“二二八” 起义77周年座谈会

来源:日期:2024-02-28 【字号      
  2月28日上午,台盟中央在京召开纪念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77周年座谈会。全国政协常委、台盟中央副主席吴国华出席并主持会议。
  今年会议的主题是“二二八”与两岸融合。吴国华指出,纪念“二二八”起义是台盟的一贯传统。此次会议旨在缅怀在起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弘扬台湾同胞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澄清历史真相,增进两岸同胞的了解与互信,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共促祖国统一。
  吴国华表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唇齿相依的命运共同体。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岛内“台独”势力曲解“二二八”起义的本来面目和现实意义,这是对台湾人民爱国爱乡光荣传统的污蔑,是对历史的歪曲。台盟中央2024年工作主题是“两岸交流促进年”。我们将继续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顺应两岸同胞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心声,坚持以增进两岸同胞亲情福祉为依归,持续促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总会长周弘奇通过视频连线发言;台湾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许孟祥,台盟盟员、“二二八”亲历者蔡子民孙女蔡礼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褚静涛,全国政协委员、台盟北京市委会副主委陈伟在现场发言。夏潮联合会副秘书长李中、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蓝晧、中国社科院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奚邦荣、台盟中央联络部干部李晋宇进行了交流发言。大家从不同角度回顾了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对起义发生的背景、意义和历史地位作了阐述,共同探讨与展望两岸融合发展的机遇和前景。
  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副主席王娟萍,统一联盟党主席戚嘉林,劳动人权协会会长、新竹县议员罗美文,《观察》杂志发行人纪欣,夏潮联合会评议长许育嘉,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前会长黄英武、林耀呈等在岛内分会场参会。岛内爱国台湾青年代表,两岸专家学者,台盟中央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机关干部,台盟北京市委会有关负责人,在京盟员、台青代表等在北京主会场参会。(文图/宣传部)
  发言摘登
  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总会长周弘奇:
  1947年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由于战后国内与国际复杂混乱的政治环境,在查缉私烟引发警民伤亡事件,使得台湾光复后各种矛盾冲突爆发,最终演变成人民的武装起义,造成本省与外省的同胞不少伤亡。台湾岛内一些学者在不同政治立场的片面解读与记录下,让岛内百姓对于当年这段历史的真相至今混沌不明,甚至沦为“台独”分裂势力激发民众仇恨国民党的政治养分,进一步否定自身中国人的民族认同。
  我们要清楚认识,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不是专属台湾岛内的历史事件,而是在抗日战争过后的经济回复时期,蒋介石政权的贪腐官员在中国各省接收变成“劫收”,使得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演变成官逼民反的人民武装起义。以美国为首的资本霸权反共势力,让蒋介石政权站上了国际政治的神坛,使得“二二八”事件过后,国民党军队血腥镇压与政治清算起义的群众,留下了台湾百姓仇视祖国的种子。两岸人民虽然在日本殖民时期分隔了50年,但是爱国主义精神却使我们能求同存异融合为一家人,不管是台湾同胞前往大陆参加抗日战争,还是在“二二八”起义,两岸人民抛开歧见,同仇敌忾对抗欺压中国的敌人,因为我们是同文同种血脉相连的亲人。
  台湾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许孟祥:
  着眼当前,历史时空已经大不同,祖国大陆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在艰难的发展道路上取得了举世肯定的成就。两岸民间的交流、民众在各个面向的往来更是突破诸多限制不断加深加广。在这样的历史形势下,岛内当局依旧企图勾连美国帝国主义势力,妄图“台独”阴谋,背离主流民意,弊案贪腐不断,以各种手段胁迫、恫吓、阻挠、禁止两岸民众合情、合理、合法的民间往来交流,同时在岛内制造了高压恐怖氛围,企图在两岸和平统一的历史规律中做最后的困兽之斗,牺牲与遭殃的无疑是广大的民众利益。
  在两岸融合继而实现和平统一的路上,该怎么通过民众切身实际问题的解决来起到争取民心的作用,这无不考验着两岸经济与社会的融合发展是否能够在实际方面做到向下沉、往基层扎根,是否真正照顾到基层百姓的生存、温饱、发展需要。也只有如此,才能同时帮助岛内民众在历史上、在现实上认识两岸和平统一运动的进步意义,并重新寻回祖国认同。
  台盟盟员、“二二八”亲历者蔡子民孙女蔡礼晶:
  “二二八”起义发生后,台籍国大代表、参政员、省市参议员、各界代表组成了“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蔡子民等3人在处委会宣传组长王添灯先生的主持下,参与起草了,《二二八事件处理大纲32条》(后增至到42条),提出了实现台湾民主自治的一系列条款。在奶奶写的书中,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二二八”起义被镇压后,爷爷遭到当局通缉,1947年4月在国民党当局围追堵截中,在奶奶的哥哥掩护下,化装逃离台湾,去上海投奔了奶奶的父亲李应章先生,担任了作为共产党地下联络站的“上海台湾旅沪同乡会”的总干事,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爷爷从此直至83岁病逝,整整56年,再也没能回过台湾故乡。陪伴爷爷的是他最珍视的,挂在台盟办公室的那张巨幅台湾地图。
  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也是两岸人民共同意愿。作为青年一代中的一份子,我会以爷爷奶奶的经历为鞭策,努力尽己所能为社会做出有价值的事情,为两岸同胞、青年一代的交流做好桥梁。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褚静涛:
  国民党政权退踞台湾后,推行白色恐怖,严禁谈论“二二八”事件,压制受难者家属的平反要求,“二二八”事件成为台胞心头最大的政治禁忌。“二二八”事件在台湾本省人与外省人之间筑起一道感情的鸿沟,开启了台湾省籍冲突的先河。掌握公权力的统治者基本上是从大陆来台的外省人,而被统治者基本上是由台湾人构成。统治集团与下层民众的矛盾被折射成外省人与本省人间的群体冲突。一些本土人士通过每年不断地重温“二二八”的悲情,要使“二二八”的创伤继续淌血,强化“二二八”的记忆,牢记“二二八”的仇恨,来抵制两岸关系缓和造成的冲击力。
  “二二八”事件与现实政治密切相关。77年后的今天,回顾“二二八”事件经过,缅怀以谢雪红为代表的台盟前辈建设新中国的奋斗历程,深感他们是“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先行者、开创者、引领者。海峡两岸的中国人理应以血浓于水的民族亲情,化干戈为玉帛,共同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最终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来告慰在“二二八”起义中死难的同胞。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北京市委会副主委陈伟:
  77年后的今天,两岸关系经历了时代的变迁,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尽管海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也没有改变。多年来,两岸关系获得长足发展,给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近几年,大陆先后发布了惠台“31条措施”等一系列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涵盖产业、财税、用地、金融、就业、教育、文化、医疗、影视等多个领域。2023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内容日益丰富,涉及范围不断扩大,体系更加完善,使得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工作、生活越来越方便,享受同等待遇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台湾企业和台湾同胞在大陆找到了发展舞台。两岸融合发展不断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拉紧了两岸情感纽带和利益联结,铸牢了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厚植了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夏潮联合会副秘书长李中:
  岛内不同阵营基于各自利益而以各种对立模式打造“二二八”议题,导致民众在错乱的历史认识中相互攻讦,乃至于因此抛弃历史。在这种情况下,台盟作为将两岸历史紧密联系的桥梁,便具有重要意义。我认为,大陆方面也应更为细致地、具体地将中国视野放入“二二八”历史叙事中,以避免台湾历史脉络的一岛化与特殊化。当时各省地人民所受到的压迫性质、各地觉醒民众投入到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处境与思想状态,若被纳入“二二八”的历史叙述中,不但有助于把台湾史融入整体中国的范围来理解,更有条件突破岛内既有,狭隘的、有缺陷的历史诠释,进而破除分离主义式的史观。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蓝晧:
  “二二八”究竟代表什么?作为90后世代青年的一份子,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从小学入学伊始,每年便多了一天的法定假日。再往后,即是求学过程中,教科书中所学习认识到关于“二二八”历史“标签式”的描述,诸如“查缉私烟”、“官逼民反”、“省籍冲突”等等。“对于二二八是存在着恐惧”或“对于二二八避而不谈”是在岛内主流意识形态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不能避免遭遇的状况。我们要以“大历史观”认识“二二八”,以两岸近代历史为主题的各类活动走入校园,唤醒广大在陆台生对两岸近代历史的认识,加强爱国情怀,增进两岸青年的交流与融合,重建正确的、共同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社科院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奚邦荣:
  认识“二二八”事件要学会追本溯源。大众对台“二二八”事件的错误认识是电影带来的,又是长久以来的隔阂带来的误区,甚至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源头在哪里。电影、文学以及各种宣传,大批量地生产出对“二二八”事件的错误认识。“二二八”事件是外省人对本省人的伤害,这一观点其实是预设用省籍视角来审视“二二八”事件,实际是为民进党的政党利益服务。我认为,我们需要在正视历史的基础上,识别并发现错误认识背后的政治意味。在“二二八”事件的认识这个问题上,民进党搬出族群撕裂的有色眼镜,操纵了大众传媒上对于“二二八”事件的理解,这样的影响很大也相当恶劣。我们要回到历史,回到本来的历史,而非被操纵的历史。
  台盟中央联络部干部李晋宇:
  在这场风起云涌的起义中,筹划指挥、冲锋陷阵的主要是台湾青年,他们也就是20多岁年纪,甚至是更加年轻的“娃娃们”。在77年前民生困苦、国运未卜的关头,一批批热血青年站了出来,做出了自己的郑重选择,并将自己的名字永远烙印在时代的指示标上。回顾参与“二二八”起义的前辈的壮举,今天我们这些青年人更应当站出来!作为一名从事联络工作的青年盟务干部,我和台胞接触时最大的感受就是“亲切自在”,我们尽管不是籍贯上的“乡亲”,但在“台盟”的牌子下很自然地成了知心朋友。让我们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维护国家统一,勇担时代重任,昂头携手迈阔步,让个人的“小确幸”在两岸融合发展的大潮中泛起最美丽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