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峡两岸 > 台海评论
食安“修法”暴露台式民主需大检讨
    日期: 2014-10-29      【字号      

  岛内食油风暴发生后,朝野政党又开始大谈“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的“修法”。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发表社论指出,众所周知,每当食安问题爆发,舆论就会要求修改“食安法”,6年来已修正了6次,最后却还是一再爆发食安问题,显示“食安法”的制定与修改完全没有长远眼光,也不符合实际状况,才会有这种需要一再“修法”的荒谬戏码上演。有党派斗争却少有党派合作,有形式民主,却不能落实阳光透明,有投票表决,却少有决策的长规划与周详考虑,台式民主的确需要大检讨、大翻修。

  社论摘编如下:

  食安议题层出不穷,已经严重冲击台湾社会人心,人人闻食安问题而自危,不知还有多少未爆弹,无法追溯自己和家人亲友已经承受多少毒害,更无法确知对自己身体健康安全的影响。

  西方学者形容当代社会在全球化冲击下,是一个“不安全的时代”,逼近退休年龄的劳工,担心退休金没着落。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可能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也可能是不稳定的派遣劳动。对家长而言,时常担心子女出外时的安全,担心是否会买到有毒食品、含毒玩具和生活用品。大多数的民众,还被看似遥远却非常切身的课题影响,例如国际油价、全球暖化、基因改造食品、自由贸易协议等等。

  所谓“不安全时代”的降临,一个更深层次的意义,就是人们对既有政治经济体制的信心与期待日渐降低,怀疑日渐增加。以食安问题来说,多年以前,台湾民众目睹大陆黑心食品、黑心商品泛滥,曾一方面严词批判大陆的道德人心与政治社会体制,认为黑心食品泛滥和政治不民主、信息不公开,以及权与钱的勾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庆幸台湾的民主体制和生活方式,纵使无法“富国强兵”,至少能确保我们的“小确幸”。没想到,曾几何时,台湾民众引以为傲的生活方式和珍惜的小确幸,竟然一再受到食安风暴冲击。

  食油风暴发生后,朝野政党又开始大谈“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的“修法”,10月24日,“立法院院会”预定处理这项大家瞩目的“法案”,国民党“立院党团”将“食安法”排在院会讨论事项的第一案,国、民两党团更分别发出“甲级动员令”,两党党团可以说是在选民面前做足了姿态。

  然而,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柯建铭在院会前受访时就表明,“今天院会通过的机会是零”,柯建铭的理由是“国民党根本不召集朝野协商”,“对‘食安法’根本漠视”。朝野口说“先民生后政治”,却把政治摆在前面,把“食安法修法”和“监委同意权”等问题捆绑在一起,各怀盘算,结果就是“修法”日期一再延宕,“食安法”能否在10月底前顺利修正通过,变数还是很大。这是台式民主“党派私利压过全民利益”的一大例证。

  另一方面,“食安法”此次修法草案中有不少争议性条文,“立法院社福卫环委员会”一共召开5次会议,审查了37条条文,最后有8条修正通过,8条不予修正,另有21条保留党团协商,比例高达56%。这些保留条文中包含不少争议性内容,例如举证责任问题、食安警察如何增设,以及“一罪不两罚”和“法人除罪化”的纠葛等等。不少公民团体就批评,朝野党团协商是“密室协商”,协商过程外界完全无从得知,无法得知是否有“立委”为厂商护航,事后若有争议也难以追究责任,最后很有可能沦为各党互相指责、推卸责任,民众却无法知道真相。公民团体的批评并非无的放矢,台式民主的“假开放、真封闭”,以及金权政治疑虑在“食安法修法”过程中也有所暴露。

  众所周知,每当食安问题爆发,舆论就会要求修改“食安法”,6年来已修正了6次,最后却还是一再爆发食安问题,显示“食安法”的制定与修改完全没有长远眼光,也不符合实际状况,才会有这种需要一再“修法”的荒谬戏码上演。这不但凸显过去“修法”过程中,“国会”根本没有发挥功能,也反映朝野政党仓促“立法”、“修法”,未能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广纳专家意见与民间心声,一步到位,制定可长可久的法案政策。缺乏效率,不够周延,决策和实际脱节,这也是台湾“喊价式、口号式”民主的一大流弊。

  台湾急需建立可长可久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这需要参考其他国家的经验,需要实际掌握食品产业链的生态,更需要朝野政党和团体的通力合作。从整顿食安问题治丝益棼现象,我们看到台式民主的弊端:有党派斗争却少有党派合作,有形式民主,却不能落实阳光透明,有投票表决,却少有决策的长规划与周详考虑,台式民主的确需要大检讨、大翻修。